在传统汽车副车架手动拧紧工位,纸质工艺卡无法与操作员实时交互,顺序颠倒、漏拧、错拧时有发生;一旦流出,整车 NVH 性能下降,召回风险陡增。
一句话方案
用“智能拧紧工具 + 图形引导 + 定位力臂 + NG 料盒”四件套替换纸质卡片,把拧紧顺序、力矩监控、防错追溯做成“游戏通关”式流程,让漏拧、错拧永远留在工位内。
一、传统纸质指导的四大死结
顺序靠人记:副车架 10~16 颗螺栓位置密集,顺序一旦打反,残余应力导致定位孔变形;
漏拧无提醒:班末抽检才发现,整条线停线返修;
数据难追溯:扭矩值、角度值手工抄录, OEM 审核无法闭环;
换型慢:新产品切换需要重新打印、张贴、培训,换线 30 min 以上。
二、丹尼克尔解决方案
采用智能拧紧工具进行装配,可对斜率/扭矩/角度/步骤等数据进行记录及异常监控,拧紧曲线动态显示,及时发现浮高滑牙等问题;同时还具备数据记录与存储功能,便于后期追溯每颗螺钉的拧紧状态;
另外可将产品图片上传至上位机引导软件或大屏控制器,并按照工艺要求设置拧紧顺序并通过定位力臂来管控,人工作业时会提示当前应拧紧的螺丝位置,并实时监控拧紧过程,拧紧OK自动提示下一颗螺丝,拧紧NG则会报警停机并通过NG料盒流程上确保不合格螺丝被收集,只有正确拧紧所有螺丝才会跳转下一组任务,避免漏拧。
纸质工艺卡片的“人脑判断”已被图形化、坐标化、数据化的智能拧紧系统彻底取代。汽车副车架手动工位的实践表明,只要把拧紧顺序、实时防错、数据追溯做成闭环,漏拧、错拧问题即可从“事后救火”变为“事前预防”,真正守住整车质量的最后一道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