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拧紧工具,就不可避免的想到工具精度问题,这个是影响产品拧紧质量的关键因素,不同类别的工具精度等级有所不同,从20%,10% ,5%左右不等。比如一般对装配要求不高的拧紧工况如电子玩具类的组装,可以采用气动拧紧枪或普通电批实现拧紧,精度在10%-20%之间,这些只能满足基础的拧紧要求,无法对漏拧、错拧、浮高等异常进行报错。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,即使针对非关键工位如内饰板,也需要使用精度为5%-10%的电流式工具,在保证合格扭矩及角度的同时对拧紧异常进行报错。当然涉及安全与功能的拧紧工位,要求则更高,一般会使用精度为3%-5%的传感器式的拧紧轴,扭矩角度监测的同时,进行数据反馈,确保数据可追溯分析。
那么如何比较这些工具的性能呢。性能的高低,可不是拍脑袋凭感觉的,这点不得不佩服,德国人的严谨性,他们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评判指标,就是Cm和Cmk, Cm代表无偏移的设备能力指数,Cmk代表有偏移的设备能力指数。先说结论,只有当Cm≥1.67且Cmk ≥1.33,就表示这把工具性能不错。
举一个生活的例子,1号选手和2号选手的打的靶点,都集中在一个区域,他们的稳定性都差不多,但是准确性方面,2号选手更靠近靶心,也就是说要算Cm(稳定性)的话,1和2号选手差不多,要算Cmk(稳定性+准确性),2号选手比1号选手要好。所以我们可以通过,计算Cm和Cmk值来比较,不同工具的性能。
先列举它们两个的公式,其中THI代表工艺扭矩上限,TLO代表工艺扭矩下限,₸代表扭矩检测仪测试数据的平均值, σ代表扭矩检测仪测试数据的标准差,举个例子:假设目标扭矩为0.8Nm,工艺要求偏差范围在±10%以内,用一把工具在扭矩检测仪上测试25组数据,平均值为0.81Nm,标准偏差为0.011Nm,则这把工具的CM值通过公式计算得出(0.8*1.1-0.8*0.9)/(6*0.011)=2.42,说明工具性能不错,CMK取小值(0.8*1.1-0.81)/(3*0.011)=2.12,说明工具标定能力足够,不需要再进行标定。怎么样,学废了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