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
语言切换:
常见拧紧曲线异常分析

发布时间:2023-06-25

分享:


 

大量数据统计分析,拧紧曲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,当拧紧参数(工件、装配环境、程序参数等)保持不变时,同一个拧紧点的曲线是基本一致的。对此,在实际产线应用中,可以将测得的拧紧曲线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,通过差异分析,从而来确定拧紧是否合格,以及不合格的问题在哪!

 1.png

不同拧紧问题对应的拧紧曲线

 

1重复拧紧

扭矩曲线在较短时间内急剧爬升,无缓慢上升阶段,通常是扭矩过冲导致,另外扭矩爬升的速率与批头的材料特性及结构尺寸相关。

 2.png

 

2螺钉过短或螺纹孔深不够(浮钉)

拧紧曲线爬升过程和正常拧紧曲线相似(具备旋入、贴合以及拧紧阶段特征),只是拧紧时间过短,通常常规的浮钉现象,曲线也会出现这种状况。

 3.png

 

3旋入贴合有误

在未达到贴合前,曲线已经出现爬升,且未经过区域6达到OK区域,而是从区域2进入OK域。

 

出现以下情况之一,均有可能发导致区域3异常。

1)螺钉螺纹异常(镀层脱落、杂质、螺纹摩擦系数异常等);

2)产品螺纹孔异常(螺纹孔超差、螺纹孔杂质、螺纹孔质量问题等);

3)产品表面异常(平整度超差、飞边毛刺等);

4)螺钉规格有误;

5)螺钉与螺纹孔不对中。

 4.png

 

4拧紧转速过高(扭矩过冲)

拧紧曲线爬升过程与正常拧紧曲线相似,只是最终扭矩穿过OK域,也是扭矩过冲的一种现象。此时应适当降低最终旋入阶段及拧紧阶段转速,或者减小旋入阶段角度设置值,为拧紧阶段留足余量。

 5.png

 

5螺钉质量问题(螺钉过软)

拧紧曲线爬升较正常螺钉曲线偏缓,爬升相同的扭矩耗费时间更长,例如垫片漏装,在达到同一目标扭矩的情况下,缺少垫片的螺栓需要转动的角度更多些。

 6.png

 

6螺钉强度不足

此区域拧紧异常主要对应的是角度控制策略,达到设置的角度后,拧紧扭矩仍然没法达到OK域,通常扭矩控制策略下,扭矩能到达目标数值。

 7.png

 

7滑丝或批头脱扣

这种拧紧异常通常体现为实际拧紧时间超过设置的最大拧紧时间,工具强制停机报警。出现以下情况之一,均有可能导致区域7异常:

1)螺钉严重质量问题,强度过低,螺钉滑丝;

2)产品螺纹孔损坏;

 8.png

 

3)批头下压力不足导致批头与螺钉间歇性脱离;

 9.png

4)批头损坏

 

 10.png

 

在拧紧过程中,拧紧曲线能够实时探测到拧紧异常问题,有着传统拧紧质量检验方法所不具备的更加智能化的优势,通过对拧紧曲线的合理利用,可以为后续拧紧防错技术提供更强有力的数据基石,实时检测出隐藏缺陷问题,自动识别报警,快速分析原因,从而提高拧紧合格率,在拧紧曲线数据的驱动作用下,拧紧质量更安全可控可信!

 



相关阅读

在线留言
欢迎在此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

*需求类型

  • *姓名

    请输入您的姓名
  • *电话

    请输入您的电话
  • 邮箱

  • 公司

  • 留言